催眠变医术 止痛有奇效 (吴宗正)
[转载自news.yam.com]
当初只是一个小孩子好玩的念头,日后真会成为他的专业技能,把催眠从娱人变为医人之术; 吴宗正是国内唯一从事催眠治疗的麻醉科医师,10年前,就在台大开设「催眠止痛」门诊,迄今,向来保守又稳重的台大仍保留了这个门诊;显示,催眠止痛并不是旁门左道。
不过,吴宗正第一次小试身手时,还是有点惊世骇俗。当他还是个台大住院医师的「小R」时,被轮调到与台大合作的宜兰罗东医院训练,眼见一名肺癌老人,被疼痛折磨得绝望无助,一次打4支吗啡都压不住;于是,他自告奋勇,想以「进修」多时的催眠术让病人试一试。吴宗正说,那时从主任到主治医师,没有人相信会有效。
与病人沟通后,并取得病家的同意后,吴宗正替病人进行了3次催眠,结果,病人的吗啡用量已可降至零,令所有人都大吃了一惊。吴宗正说,后来他将此个案写成论文发表,也成为第一篇本土催眠止痛的报告。
吴宗正说,早在乙醚麻醉发明之前,催眠就被用于外科手术上;虽然机转还不十分清楚,但已知催眠止痛能直接作用在大脑皮质区,改变疼痛讯号的传入及个体对疼痛的反应。
但一般人常把催眠当成「魔法」,最令吴宗正困扰。吴宗正说,有时在门诊做催眠止痛,病人没被进入状况,倒是一旁的护理长和家属被催眠,四肢酥麻;很多病人更把他当成「特异弁鄐H士」般敬畏,是他认为从事催眠止痛最大的「副作用」。
吴宗正强调,与其说催眠术是催眠者展现能力,更正确来说,应该是被催眠者自身的能力;研究已经发现,80%到90%具有被催眠的感受力,其中10%到20%能够进入深度催眠,而也有10%到20%是怎么都无法进入催眠状态的。 除了止痛之外,具有针灸执照的吴宗正,曾在巿立忠孝医院开设减重门诊时,也运用了一些催眠技巧,用催眠辅助针灸,效果格外显著。吴宗正说,其实,催眠也可以是一种医疗沟通技巧,如他替病人全身麻醉时,会放低声调、轻声「催眠」,让药效更快发作;而替病人打针、开处方时,都可以运用,让病人对治疗更具信心。 有时,吴宗正还会忍不住在生活中「偷用」。吴宗正说,像小孩子哭闹不睡时,他也会以「安抚」的口吻,「催」孩子入「眠」;若孩子不乖时,在轻轻的体罚时,瞬间疼痛感、配合教养的指令,更能加强孩子的感受。
国二就对催眠入迷的吴宗正,私下还爱变魔术,常常用来逗病人和住院医师,但对于儿时当做游戏的催眠术,现在却很严肃看待。吴宗正说,国外有些表演性质的催眠术,大玩深度催眠,其实很危险,也没有必要,若被催眠者人格不稳定或有情绪困扰,可能留下后遗症;因此,他坚持只做浅层的催眠止痛。
即使如此,吴宗正仍强调,随着麻醉药物的推陈出新、使用观念的突破,催眠止痛使用机会愈来愈少,疼痛门诊中,约有九成以上用药物就能解决了;但对一些神经病变疼痛者,若不愿意尝试神经阻断等侵入性的治疗,没有侵入性、生理学上副作用少的方式,仍不失是一个选择方式。
吴宗正小文件
年龄:44岁
学历:高雄医学大学医学系毕业
经历:台北立巿忠孝医院麻醉科主任
现任:国泰医院麻醉科医师
台大医院催眠止痛门诊兼任医师
专长:疼痛控制、催眠止痛、针灸止痛 兴趣:变魔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