催眠可以治疗心理疾病吗?
相对于认知科学方面的研究,催眠在心理学和医学的临床应用上有着更长的历史,涵盖了早期的催眠疗法,到现代行为认知疗法,以及以上所提到的临床疼痛纾缓(Rosen et al., 2001; Montgomery et al., 2007; Jensen & Patterson, 2014)。
催眠作用下,人们对外在暗示更敏感,也更容易接受,由此为积极的行为和认知改变提供了基础。
2005年Bryant等人进行了一项对照试验,将患有急性压力症候的被试者分为三组,一组进行行为认知疗法,一组在此基础上结合催眠干预,另一组则只参加支持性心理咨询。结果显示,结合催眠的一组在干预后六个月内,更少地重历病发时的症状,也恢复得更好。
上世纪七八十年代,有相当多文献描述了催眠在犯罪现场(记忆)重建、法庭证词等方面的作用(Dywan & Bowers, 1983)。然而近年来,这一做法的可靠性正受到越来越多心理学家的质疑(Mazzoni & Lynn, 2007)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不同人群对于催眠的敏感性不同,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接受催眠。对于催眠抱有较强认可度和积极态度的人群更容易接受催眠。通常,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哈佛催眠敏感性群组量表(Harvard Group Scale of Hypnotic Susceptibility)(Shor & Orne, 1963) 来寻找和确定对催眠较为敏感的人群。这样的人群对催眠有较为正面的态度和吸收能力(absorption)(Jamieson & Sheehan, 2002)。近年来的研究表明,对催眠更加敏感的人群也具有某些独特的脑区活动(图8),譬如左额外侧和前扣带回结构的强连接 (Gruzelier, 2006)。
综上,催眠是一种有较大概率确实存在的意识状态。在这种状态下,受到催眠的人呈现出独特的大脑活动和感官认知体验,某些脑区较清醒状态下更为活跃,而部分大脑活动则受到抑制。临床验证表示,催眠对于病人的疼痛管理有较为可靠的效果。也许有一天,催眠能够作为一种常规干预手段舒缓人们的身心疾患。未来如何,还有待探索。